影子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影子看书 > 临安不夜侯 > 第412章 请雪岳飞之冤

第412章 请雪岳飞之冤

第412章 请雪岳飞之冤 (第1/2页)
  
  殿试这一天,一大早,鹿溪和丹娘就赶来了,带着她们为杨沅精心准备的食盒。
  
  朝廷正式的“录取通知”以及赐下的绿襴袍、白简、黄衬衫俱都准备齐全了。
  
  杨沅用过早餐,穿上朝廷所赐的袍服冠带,乘了一顶两人抬的轿子,便赶往皇宫。
  
  这处就可见鹿溪的细心了,唯恐牛马的轿子半途出点状况,耽搁了时间。
  
  一百五十七名贡士,俱都早早赶到了西华门。
  
  他们统一由此入宫,过了右承天门,第一座大殿就是集英殿了。
  
  这是官家登基后召开的第一次殿试,所以朝廷格外重视。
  
  皇帝、晋王、右相左相枢相、三品以上朝廷大员,尽数参加。
  
  再加上一百五十七位贡士,“集英殿”上济济一堂。
  
  杨沅是“省元”,所以站在一百五十七位贡士的首位。
  
  杨沅一进集英殿,就注意到左右两厢没有摆下一张张的小几案。
  
  杨沅心中便明白了,这一届殿试,官家恐怕是要采取口试的方式了。
  
  不仅杨沅注意到了这一点,其他一百多位贡士也全都注意到了。
  
  这些人都是从全国选拔出来的学霸,谁还不明白两旁没有摆设考试的几案意味着什么。
  
  殿试就算是采用笔试的方式,一个人的答题量也就是几百上千字。
  
  要当天考完,当天就出成绩,定出一二三甲,次日一早公布。
  
  如今天子要口试,这怕不是想当天就决出一二三甲来?
  
  一些只能按部就班、慢慢思考问题的学霸顿时紧张起来,杨沅却是精神一振。
  
  笔试有笔试的好处,可以细心琢磨妙词佳句。
  
  而这恰恰是杨沅的短板,比文章的锦绣程度,他可比不过这些学霸。
  
  但口试的话,对于文辞的要求就不那么讲究了。
  
  古人日常说话也不是像书面那般文诌诌的,这是主要考校贡士的急智和谈吐的条理。
  
  不过一些思维敏捷、口齿伶俐的人,虽然这种考试方式正适合发挥他们的长处,可心理素质却不过关。
  
  踏入集英殿后,他们就紧张焦虑起来。
  
  等天子一上殿,他们就开始心跳如雷,气儿都喘不上来了。
  
  越是想让自己镇定下来,他们的心跳的就越快,呼吸就越急促,不由暗暗叫苦
  
  有些贡生站在殿上,站在他后面的人,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前边那人绿襴袍后背位置已经洇湿了一块。
  
  杨沅在这方面,显然是具备极大优势的。
  
  官家还是普安郡王的时候,他就跟着赵瑗一起办过案子了。
  
 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他也是见过的,此时殿上面君,他就从容的多。
  
  杨沅已经仔细推敲过他目前的处境,由于他连中解元和省元,所以在殿试中他是非常具有优势的。
  
  基本上,只要他能回答的中规中矩,不出大错误,他的状元之位就跑不了。
  
  可是,要不要答得中规中矩呢?
  
  杨沅心里已经基本确定官家要考较的方向了。
  
  那日“礼部试”结束后,李师师就告诉过他,依据“礼部试”的考题倾向来判断,官家殿试时,极有可能会考较贡士们对于外交政策的看法和建议。
  
  而大宋如今的外交政策中,值得皇帝拿出来让众贡士讨论的,基本上就只有对金政策了。
  
  大宋交往的诸国,大部分是大宋的蕃属国,跟大宋动刀动枪的只有金国和大夏。
  
  现在大宋和大夏的国土已经不再接壤,大宋最主要的对外关系就只剩下金国了。
  
  杨沅记得孝宗皇帝,也就是眼前这位赵瑗,是一位坚决主战,矢志收复故土的皇帝。
  
  历史上,这位孝宗皇帝本来还有一次改名的过程,他在登基称帝时,已经改叫赵昚了。
  
  现在因为杨沅的出现,造成了一系列的改变,赵瑗还没有改名赵昚,也没有从皇养子变成皇子、再从皇子变成皇太子,就直接登基了。
  
  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年。
  
  赵构也死了,没了活到八十一岁的机会,赵瑗也就没机会对赵构膝下尽孝了。
  
  所以,以后“孝宗”这个庙号应该也就不可能出现了,却不知到时候他的庙号会叫什么,武宗?
  
  杨沅胡思乱想了一阵,又把思绪拉了回来。
  
  如果保险起见的话,他就该中规中矩地回答皇帝的问题。
  
  由于是口试,他不用字斟句酌,自己的最大缺点就不存在了,思路的正确性和清晰的表达能力,这两方面他是没有问题的。
  
  但是……要不要中规中矩呢?
  
  杨沅抬眼往上瞧了一眼。
  
  官家对朝廷重臣很是礼遇,众大臣都赐了座位。
  
  杨沅这位省元,正前方对着的正是当朝首相万俟卨。
  
  万俟卨,秦桧的帮凶,害死岳飞的元凶之一。
  
  如今他是主和派的领袖,后世岳王庙前所跪四人中,唯一一个还活在人间的奸贼。
  
  如果自己选择中规中矩的回答问题,稳稳当当地夺一個状元,慢慢发展仕途,建立自己的班底,到时候再出手拨乱反正……
  
  从更有利于自己个人发展的角度,这样无疑是最稳妥的做法。
  
  因为主和派的力量很庞大,在朝廷中占据了完全的上风。
  
  主和派并不等于投降派,有相当数量的朝廷大臣,是从维护江山社稷的立场出发,依据他们对宋金两国实力的判断,做出的主和选择。
  
  尽管从历史的结果来看,他们的求和最终只会产生苟且的效果,但杨沅又不能拿还没发生的事情来警示他们、说服他们。
  
  如果现在就旗帜鲜明锋芒毕露,过早暴露自己政治立场的话,那么他初入官途,就会收获一大批政敌。
  
  然而,中规中矩的表现,虽然有助于初入官场的他站稳脚根、结交人脉、培养班底。
  
  可是他结交的人脉、培养的班底,就不可能是纯粹的主战派。
  
  有朝一日他要旗帜鲜明地亮明立场时,首先面对的就是内部的分岐。
  
  到那时他要花很大力气来统一内部的思想。
  
  这个过程同样风险重重,一个不慎,就要翻船。
  
  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,两者各有利弊,杨沅正取决不一,忽然看到了侍立于御阶一侧的张孝祥。
  
  张孝祥,上一届的状元,如今的集英殿修撰。
  
  在原本历史上,这位状元曾经上书为岳飞辩冤。
  
  他因此遭到权相秦桧忌恨,秦桧诬陷其父张祈谋反,将其父下狱,张孝祥的仕途也因此受到了影响。
  
  而今,因为自己一系列的骚操作,对张孝祥也产生了影响,他还没来得及上书,秦桧就已暴毙。
  
  接着便是新帝登基,一连串的朝廷大事的发生,使他还没来得及上书为岳飞鸣冤。
  
  秦桧在时,威权犹在如今的万俟卨之上。
  
  虽然当时张孝祥只是上书为岳飞鸣冤,并没有直接攻讦宰相秦桧。
  
  但谁都知道,岳飞的冤案就是秦桧一手炮制的。
  
  张孝祥为岳飞鸣冤,就是把炮口对准了秦桧。
  
  张孝祥和自己不一样,他不知道未来大宋所经历的一切和那惨烈的结局。
  
  尽管如此,张孝祥仍然不顾个人前程,我又怎能瞻前顾后?
  
  更何况,如今的官家可不像本来历史上那样,即便做了皇帝也要受到太上皇赵构的压制。
  
  如今的官家,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年登基称帝。
  
  此刻的官家更年轻、更有血性,也更有锐气。
  
  而且官家头上没有了赵构这个太上皇压着,自己的处境比之当初的张孝祥已经好了太多太多。
  
  当官不为民作主,大不了回家做富家翁去!
  
  想到这里,底气十足的杨沅暗暗下定了决心。
  
  ……
  
  “官家驾到~~”
  
  殿上众大臣纷纷站起,面朝御座,拱手如仪。
  
  一百五十七名新科贡士也齐齐施礼。
  
  赵瑗和赵璩并肩从大殿后面出来,赵瑗挽着赵璩的手一起登上了御座。
  
  在御案东侧,放着一张座椅,那便是赵璩的位置了。
  
  赵璩坐下,把眼一扫,就看到了杨沅,立即眉头一挑。
  
  奈何杨沅正肃立垂眸,不曾抬头。
  
  赵璩觉得无趣,便打个哈欠,懒洋洋地偎进了椅中。
  
  赵瑗让众臣工平身入座,看到一百多位新科贡士济济一堂的场面,心中甚是欢喜。
  
  待他看到为首的杨沅时,目中不禁掠过一丝异色。
  
  坦白讲,得知杨沅中了省元时,把他惊了一跳。
  
  他督办案子时,杨沅的办事能力他是很欣赏的。
  
  再加上杨沅是璩哥儿看重的人,赵瑗对他便格外有好感。
  
  只是,他万万没有想到,杨沅一个武官,竟能过关斩将,接连夺得解元、省元两项魁首。
  
  这让杨沅在他心中的份量可是大大不同了。
  
  以前,杨沅在他眼中只是一个可用之才,是一个干吏。
  
  而现在,杨沅在他心中,已经有成长为国之干臣的潜质了。
  
  赵瑗今年才二十八岁,只比杨沅大了四岁,这意味着什么?
  
  这就意味着杨沅可以大力栽培,用上一辈子。
  
  因此赵瑗再看杨沅时,感觉自然不同。
  
 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杨沅,这才收回目光,对新科贡士们讲了一番为国抡才的重大意义,然后便道:“今次,是朕御极以来第一科大考,朕对此甚为重视。
  
  故而朕把在京三品以上大臣,俱皆请到集英殿来观试。
  
  今次殿试,朕只出时务策一道。
  
  诸位贡士不必以笔作答,谁想好了,便上前来,说与朕和众大臣知道。”
  
  听了官家这句话,殿上顿时一阵骚动。
  
  殿试一共就只有一天的时间,当天答卷,当天批卷,当天出成绩,次日一早东华门唱名。
  
  今天官家采用口试的方式,而且只出一题,这是想当天就决出一二三甲?
  
  果然,少年天子,气象大为不同。
  
  赵瑗扫了一眼侍立听讲的众贡士,缓缓地道:“我大宋与金、夏成鼎分之势。
  
  自‘绍兴和议’以来,大宋以和、守为策,迄今已一十四载,与金、夏之间尚还和睦。
  
  然,自绍兴十九年,完颜亮弑金熙宗自立以来,他都城南迁,他以中华正统自诩,野心昭然,恐将有南下之意,我大宋如今该如何应对呢?”
  
  这个时务策的考题一出口,殿上众大臣顿时一片哗然。
  
  赵瑗这道殿试之题,太过重大了一些。
  
  难怪他要把在京三品以上大员尽皆召集至此,这哪里是让他们观试啊,这道题目分明也是抛给他们看的。
  
  官家一向对金国持以强硬态度,这一点大臣们是清楚的。
  
  这也是两宫召开“御前会议”时,许多大臣不愿意选择赵瑗的原因。
  
  不然的话,就凭鹅王那名声在外的不着调,哪个大臣会投他的票啊?
  
  就不要说他的得票数比赵瑗多了,恐怕他连一票都得不到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,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