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9章 选择 (第2/2页)
当初科举殿试时,汤思退考中的是博学鸿词科的第一名,这让“求贤若渴”的秦桧甚为欣赏,向他抛出了橄榄枝。
秦桧也曾如是这般地招揽过状元张孝祥,但张孝祥没有接受,而汤思退的选择是:接受。
也因此,他做为秦桧甚是器重的人开始被重点培养起来。
秦桧佯装重病,以退为进,半年多不上朝的时间里,为了做戏做的更像,曾经把汤思退和他重点培养的另一位官员先后招至府上。
秦桧对他二人各自馈赠以千两黄金,俨然有托付后事的意思。
似乎,他真的要不久于人世了。
当时,这两个官员做出了全然不同的选择。
另一个官员选择了接受,他觉得,这是对秦相示之以忠。
但,汤思退选择了拒绝。
他声泪俱下地恳请秦桧收回成命,他说:若他接受这笔馈赠,无异于盼着秦相早死,所以万万不敢接受。
这一次,他的选择又对了。
秦桧垮台,受其牵连被贬谪的官员很多,但汤思退因为这件事而安然无恙,甚至还更进了一步。
因为他拒受秦桧馈赠的举动,被解读为与秦桧划清界限。
现在,他是执政中第一人,在他头上,只有沈该和魏良臣。
这两个人年纪都很大了,所有人都清楚,或许就在三两年之内,他就能成为当朝宰相,甚至是首相。
可能到那时候,他才刚满四十岁。
年纪,也是一份重要的政治资产。
所以,很多想要找一条粗大腿抱的官员,都纷纷投到了他的门下。
他如今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和权势,已丝毫不亚于日暮西山的沈该和魏良臣。
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杨沅区区一个佥都御史,竟然敢向他当众发起挑衅。
杨沅只比他小十多岁,他当初依附的是权倾朝野的秦相,杨沅背后有无意政务却对皇帝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晋王。
他们两人的晋升速度和风格都有些相识。
为此,汤思退对杨沅早已有了一丝敌意。
只是两人的地位相差甚远,他作为当朝执政,堂堂的副相,实在没理由去主动针对一只小虾米。
可现在小虾米主动向他发起了挑战。
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,汤思退自忖气量也绝对不小,但是换个人忤逆他,他可以一笑置之,杨沅不行。
因为别人忤逆他,那是蚂蚁撼树,他犯不上计较。
可杨沅,真的让他感受到了威胁。
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事情。
杨沅,他现在就要开始盯住了,杨沅既然爱出风头,喜欢为了迎合上意而做些哗众取宠的事,总有出纰漏的时候。
他会好好地盯着,只等杨沅犯错,才会出手。
对这种人,不出手则已,出手就得是致命一击,将他彻底打翻在地,叫他永不翻身,才能永除后患。
不然,焉知他拜相之后杨沅会不会紧跟着爬上来,成为他一生之敌?
既然道不同,就得消弭祸患于未然。
而另一件事,则叫他更困扰,一直委决不下。
他现在又要面临一个重大选择了。
高宗在世时,乃至新帝登基后,他都是坚定地站在主和立场上的。
这和秦桧无关,他因为投靠和立场受到了秦桧的重用。
但他的立场,却不是为了迎合秦桧,而是他自己的看法。
在他看来,大宋的国力弱于金国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这种情况下,大宋就该以保境安民为国策,对外推行议和绥靖的策略。
轻启战端,在他看来,是一件很危险的事。
虽然才不到一年光景,天下大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但他并不认为,大宋就有资格激进起来。
金国虽然分裂了,可分裂之后的金国,依旧拥有着远比大宋更广袤的领土,金强宋弱的格局并没有因此而改变。
高丽、新金对大宋的亲近与臣服,于实质上对大宋又有什么帮助呢?
更何况,金国还出让了临洮给西夏,使得西夏与大宋重新接壤了。
西夏一旦与大宋接壤,便是心腹大患。
当初大宋奈何不了西夏,现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,就能对付西夏了?
简直是胡闹!
所以,他觉得他的选择并没有错,大宋就该韬光隐晦,坐看风云变幻,不要轻易涉入乱局。
虽然他早就知道赵瑗这位官家个性比较坚毅,即位之前就表现的对金国比较强硬,但也不是太过分。
汤思退觉得,等赵瑗真正即位,看清楚内忧外患,再有沈相、魏相还有他们这些老成谋国的贤臣劝谏辅佐着,会成熟起来,稳重起来。
可他没有想到,当真成为皇帝之后,这位赵官家却变得愈发激进了。
原本,主和派占据了朝堂最主要的声音,官家孤掌难鸣,还是能被他们摁住的。
谁料,现在却被打破了这种局面:武将们得到了重用,并且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发声,文臣产生了分裂,一部分主和派随着天下大势的变化倒向了主战的立场。民间的声音也直接传进了官家的耳朵,使得官家明白,他并不孤单,他底气十足。
官家如今的声望,甚至比一手重建了南宋半壁江山的高宗皇帝还要高,逼得他们只能步步退让。
难道,真的是我错了?
我要不要重新做一个选择?
汤思退隐隐觉得,皇帝西巡,只怕并不只是为太后祈福那么简单。
而他,正好可以趁皇帝不在京中,好好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,如果应该重新做一个选择,那么趁着官家不在京中,也可以顺势调整过来,等官家归来,也就自然而然了。
坐着轿,一路往家中赶去,汤思退便在轿中认真地思索着。
但是在他心里,还是认为大宋积弱,弊端无数。官家意图清理冗官、革新军政,恐将会遭到强烈反弹。
即便这些新政能够得以贯彻,也需要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,才能彻底贯彻并得到稳固。
在这么长的时间里,那个弹丸之地的新金还会存在吗?
西夏与大宋在这十年间,会不会在西南重启战端,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中,不断消耗大宋的国力?
他现在已是执政中第一人,三五年内必定拜相,这些事都将发生在他任相期间,都会变成他的责任
他现在已经从被一棵参天大树庇护其下的人,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。
所以,他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,以后他是不可能随意变更自己的立场和阵营的。
否则上上下下,所有的人都会抛弃他。
这一次的选择,真的好难。
可……他的哪一次重大选择不难呢?
秦桧势焰滔天之际,在民间的名声却是低落到了尘埃里,他选对了。
秦桧垂垂将死,官家意图趁机收回权柄的时候,他再一次选对了。
这一次……
难道他赵瑗还强得过高宗的帝王心术,强得过秦桧的老谋深算?
汤思退唇角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。
做选择题,他相信他这个如有神助的气运之子,不会输。
轿子回到汤府,刚刚落轿,门房便到了面前,恭声道:“老爷,有闽南言氏上门寻亲了。”
汤思退一愣,闽南言氏?闽南现在还有个言氏?我们汤家什么时候有这么一门亲戚了?
汤思退好奇地问道:“人呢?”
门房道:“已经被夫人延请到中堂款待了。”
“哦?”
汤思退这一下倒真觉得自己家应该是有这么一门亲戚了,不然夫人不会把人请到中堂款待。
他点点头,下了轿,便迈步踏过了门槛,说道:“待我看看,究竟是哪一门亲戚。”
这时,杨沅一身玉色便袍,刚刚踏过萧山欢潭南风员外府的大门。
在他身后,姗姗地跟着一对无暇玉人,李师师和肥玉叶。
这一对本是干娘和义女的关系,只是李师师如今愈发显得年轻,和肥玉叶站在一起,宛如一对姊妹花。
同样的朱唇皓齿,同样的笑靥妩媚,恰如秋月春花。
如果说区别,可能就只是二人的风情各有不同,一个醇浓如酒,一个清澈如泉。
南风迟陪在杨沅身边,心中暗暗苦笑,难怪李夫人对我一向不假辞色,却原来竟是他的禁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