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9章 亵渎的军法 (第2/2页)
这批‘嫡系’中央军至蚌埠后,从不想李宗仁报告。同时他们彼此之间为争取溃退的士兵,竟至互相动武,闹得乌烟瘴气。
徐州失守后,长官部驻扎鄂东,军令部更有明令拨胡宗南部隶属第五战区,但胡宗南从不向李宗仁报告敌我两方情况。
信阳危急时,竟又擅自撤往南阳。此事如非‘嫡系’将官所为,必被重惩无疑。可最后军委会竟不了了之。
胡宗南自恃天之骄子,目无军法。但蒋介石却没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决心和远见,李宗仁想扳倒他,有谈何容易。
军长犯错,总要有人出来被黑锅的,这几乎成了国军的传统。前有兰封会战的桂永清,龙慕韩背了黑锅,结果被毙了;中有马当要塞的李蕴珩,结果薛蔚英背了黑锅,被毙了。
胡宗南也得找个人背背黑锅,才能发扬国军背黑锅的传统。倒霉的当然是杂牌军。非蒋“嫡系”的杂牌军将领总是这么倒霉。
在罗山浴血苦战多日的124师师长曾元少将成了胡宗南的替罪羔羊,险些屈军法的刀下之鬼。
124师罗山之战是有功的。但战事后期,胡宗南不仅撤走了罗山一带主力部队,甚至连支援作战的炮兵也一并撤向信阳。
124师苦战几日,无一兵一卒增援。相反,军团主力的撤走,使日军迂回到罗山以西。如不及时撤退,124师也许将成为武汉会战中唯一一个被全歼的师。
??后来的军事法庭上,胡宗南把信阳、罗山失守之责时,矛头会指向曾元头上。
身为川军将领,曾元师长知道蒋委员长的假牙缝里随时都能挤出一个“杀”字。至那时,他就是做了冤鬼也说不清。他几乎是带着哭腔一再解释全师的撤退实属无奈,但蒋委员长就是抓住罗山不放。曾师长几乎都绝望了。
若不是老上司孙震出面说话,并再三担保曾元,请蒋委员长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。这样,曾元才以记大过两次保存了性命。
从此,22集团军的川军将领恨透了胡宗南。对蒋委员长歧视地方军的做法也极度痛愤。表面上虽没人敢说,可他们心里都闷出了满肚子怒火。
委员长如此包庇嫡系、包庇黄埔将领其后患是深远的。如此一来,地方军寒心了,为之后的抗战乃至解放战争买了很重的隐患。
多撑几天倒成了罪过?川军不服!赶赴武汉会战的地方军,团以上的军官也不服!那些非嫡系的杂牌部队纷纷为川军打抱不平。与此同时,他们更为自己哪一天可能突然飞来的横祸而担忧。
抗战一年,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,蒋委员长也屡次三番大喊严明军法,整饧军纪。但为申明军法而枪决一些临阵畏缩的将领时,几乎总有一幕奇特的场面,令国民党神圣的军法惨遭亵读,黯然失色。
抗战中被处决的国民党军最高级别将领韩复榘临战退缩,失地千里,不毙不足以平民愤。但在华北不战而逃,日退百里,获得“长腿将军”骂名的刘峙,为何却逍遥法外,为何仍居军职高位?桂永清、黄杰之辈亦是如此,军法何在?
胡宗南无视战区长官命令,擅自西撤,致使信阳和鄂北三关尽失敌手,武汉震颤,这失职抗命重案为何不咎,却非抓住个曾元不放?
在这多事之秋,民族危亡之际,国法重如山,军法更不能亵渎!
(PS:蒋委员长失败的原因很多,包庇嫡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,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起义的部队。正如李宗仁所说,真叫那些为国战死的地方军官兵寒心啊~)
(本章完)